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第45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哈尼梯田(图)

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第45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哈尼梯田(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中国农业博物馆】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哈尼梯田申遗项目通过了大会的投票表决。至此,中国云南哈尼梯田成为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5处世界遗产地。

  云南哈尼梯田位于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只要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就会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哈尼族梯田在生态系统具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因为在云阳县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这里为哈尼人提供着生存的粮食,而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老虎嘴景区一座座的梯田,就仿佛是从古走至今的一本史诗巨著,这部巨著很直观地像我们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也像我们介绍了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为现代水稻发展写下关键一笔的历史。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伟大创造,这样的创造也是人类必须学习的,因为与自然和平共处才是人类不停发展的最好的方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