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田养鱼”系统

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田养鱼”系统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2005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稻田养鱼”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其实,丽水青田县面积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这一个小县承载着1200多年的农业文化熏陶,他们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自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金秋八月,家家“尝新饭”:一碗新饭,一盘田鱼,祭祀天地,庆贺丰收,祝愿年年有余(鱼)。从这一则故事中就能发现“稻田养鱼”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时时出现在骚客文人的诗词之中。

  如今,“稻田养鱼”系统可以说是青田县农业主导产业。在青田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这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种养模式生态高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

  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对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农业多功能性、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等多个方面,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相关文章数十篇,出版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丛书》中有大量内容涉及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稻田养鱼”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后不仅让附近的农民受益,也是让青田县这个名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随着名气的扩大,一些问题便随之而来。希望当地政府能以民为本,从“稻田养鱼”系统作为遗产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做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获利。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