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合作社动态 >  聚焦张家口市蔬菜基地产业发展

聚焦张家口市蔬菜基地产业发展

畜牧家禽网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阅读数:

  走进位于崇礼县西湾子镇三道河村的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基地,“热”会变成一个含义颇多的关键词:有些闷热的大棚内,一个个亮黄色的灯笼状的彩椒像簇簇火焰般悬挂其间,采摘工人们或手捧彩椒往来穿梭、或手持彩椒擦拭装箱;骄阳似火的大棚外,一边是正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人,一边是一辆即将发往山东某厂的运输车在进行着最后的防护包裹。旁边的业务经理李青忙不迭地招呼着工人,手里不停地写着什么。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蔬菜专业合作社750家,蔬菜种植逐步实现了规模化、设施化,崇河农业是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一例。进入7月,全市的“李青们”几乎每天都要这么忙碌着。

  作为一名从事蔬菜种植、存储、销售多年的“元老”级人物,李青亲身经历着蔬菜产业的每一步变化:“从大路菜到精品菜,再到打造高利用、高附加值的绿色设施蔬菜、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顺应市场需求,设施蔬菜种植已经初具规模,逐步走上了做精、做细、做好的良性发展道路。”

  十几年前的李青是个地地道道的菜农。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家里6亩左右的土地不外乎种些胡萝卜、圆白菜等普通菜,虽说每年也能有万元左右的收入,但“种地就得琢磨怎么种好”,蔬菜“单调”而“价低”是当时他们面对的难题。

  2002年,有头脑活络的村民开始尝试大棚种植,尽管数量不多,但可观的收益还是带动了不少人。“分散种植毕竟还是小打小闹,村民们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不说,市场把握不明、抵御风险能力差都是潜在的问题。”后来,在村书记张林的牵头下,三道河村组建了恒温库和蔬菜交易市场,打造集中收菜、储菜的“中介机构”;2009年,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并先后引进彩椒、西红柿、菜花、西兰花等蔬菜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构筑起三道河片区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目前,崇河农业已有400多亩的种植基地以及80亩的采摘园,种植包含多种采摘观赏型的“新奇特”品种在内共计59个品种,品种增至当年十余倍。

  崇礼设施蔬菜只是我市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市蔬菜种植已发展到36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呈现出品种多、精细化特点,初步形成了张北大白菜、尚义芹菜、沽源菜花、崇礼特菜、康保胡萝卜、坝下茄果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种植格局。

  灌溉:由大水漫灌走向节水化

  在天然无公害冷凉蔬菜生产基地的张北县馒头营乡王簸箕沟村,蓝天白云与一望无际的西兰花、娃娃菜、生菜等蔬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相得益彰的色彩中流露着成熟收获的喜庆。

  蔬菜是高耗水产品,这幅风景画的构图背后曾一度是灌溉的问题。我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不多,且无外水调入,人均、亩均水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值。特别是坝上地区,传统蔬菜种植方法一般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卖菜等于卖水,这样,随着坝上蔬菜因其无污染、无公害且错季销售等优势快速在国内外叫响品牌,蔬菜种植跃升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地下水资源供需日益突出的矛盾越发明显。

  运用高效的节水措施,是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为确保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也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我市逐步推行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蔬菜主产区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的规模节水工程,并取得显著效果。

  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让老百姓省水省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可提高蔬菜质量。有农户给记者算过一笔经济账:以前大水漫灌方式每亩每天消耗25立方米左右的水,而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后,每亩只需4到5立方米水,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同时,产量不降反升,亩均增产20%左右。“实施膜下滴灌后,一个棚一年下来,综合电费、化肥、人工开支能节省近1000元,光人工费就省下500多块。省下的就是挣下的。”

  事实上,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全市蔬菜产业实现了“三节”(节水、节电、节地)、“三省”(省工、省肥、省药)、“三无”(无公害、无污染、无病害)、“三高”(高产量、高效率、高效益),每亩蔬菜纯收益可增加30—40%;同时较大水漫灌每亩节约用水300吨。截至目前,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85万多亩,占有效灌溉总面积的74.8%,蔬菜产区全部实现了节水化生产,其中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面积达到了65.15万亩,通过实施蔬菜节水工程,全市年节约用水2.4亿立方米。

  监测:由意识淡漠走向标准化

  位于崇礼县西湾子镇下两间房村的崇礼县钰琪蔬菜经营有限公司,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套便携式的农残检测设备。负责人高宽告诉记者,以前菜农种地对绿色无公害意识不强,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农药施用存在不当。“现在,客户对农残要求特别高,一点不能马虎,口碑一旦做砸就很难挽回了。所以像这样的设备,许多合作社和蔬菜企业都有,他们都会聘请专业人士检测农残,县农牧局也常年对我们的蔬菜开展检测分析。”

  农残标准有多严?

  崇河农业每年80%的蔬菜都对口山东某厂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地。据李青介绍,日本的农残要求控制在1‰以内,应该是最为严苛的农残标准,而崇河农业辐射的3000余亩的蔬菜种植地上,由于严格要求,公司统一指导种植户使用有机肥,绝大部分蔬菜能满足这个要求。那如果因不可预知原因出现大批量农残超标蔬菜,影响订单的完成,企业如何应对呢?高宽和李青的回复一样:宁可承担损失,也不能砸了自己辛苦创下的牌子。

  记者从市农工委了解到,为打造质量安全屏障,我市从蔬菜生产入手,禁止高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经销和施用,着力建立完善蔬菜标准化、产地产品认证、质量检验检测三大体系。目前,已采用的蔬菜生产标准达40多项,全市7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生产环节评价。此外,全市设有139个蔬菜质量速测点,常年进行定性检测;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和蔬菜生产基地备案制度、质量安全溯源制度、质量安全监管问责制度,执行“产地抽检、客商自检、市场严检”三环相扣的检测制度,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有标准、有检测、有标识、有组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同时,我市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企业或组织按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组织蔬菜生产。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企业59家,其中蔬菜企业48家,产品数量109个;蔬菜、马铃薯、杂粮等农产品获有机认证总面积24.7万亩。

  经营:由分散管理走向产业化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市蔬菜种植存在零散种植、分散管理弊端。上世纪90年代,全市共计只有30—50万亩蔬菜种植地,且品种多为大路菜,品种单调,销售时间相对集中,没有固定的蔬菜销售承载主体,价格高低不稳,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低,农户收入难以保证。

  如今,我市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进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销售。蔬菜品种多为精细特菜,具有品种优势、价格优势、市场优势和销售时间较长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150万亩,10万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县6个,万亩以上蔬菜专业乡镇50个,蔬菜专业村1200个;全市蔬菜年产量达600多万吨,蔬菜年产值达110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市第一特色富民产业。

  “依托企业和合作社打造基地,实行蔬菜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是市场的需要,是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对种植户意义重大。”市农工委项目建设科工作人员郑鹏告诉记者。

  李青也告诉记者,之前种植圆白菜和胡萝卜时,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而实行设施蔬菜大棚种植彩椒以来,由于色泽诱人、果大肉厚、汁多甜脆、市场认可度较高,经由经纪人、合作社和公司的推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蔬菜产、储、销的产业链条,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与北京、山东等地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预估市场,并相应实行“订单生产”,每年年初协调当年的蔬菜销量,且订单价以前一年价格为基准,2006年以来彩椒价格维持每斤2元左右。

  同时,规范的产业发展还可帮助企业和种植户规避风险。钰琪蔬菜经营有限公司最近在积极筹划上马脱水蔬菜加工项目,力争提高蔬菜水平和科技含量,打造整体有竞争力的品牌。预计建成后年加工各类脱水蔬菜2400吨,销售收入可达1200万元;而崇河农业在去年大雪中损毁了不少蔬菜大棚,投保的65万元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小了种植损失,因此今年加大投保力度,保额达400万元。

  截至目前,我市市级以上蔬菜农业龙头企业39家,其中,省级以上4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27家,加工能力82万吨。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758个,带动蔬菜专业村发展到1200个。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市种植业中最有特色、效益最好的主导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