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特色产业 >  兰州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奔小康(图)

兰州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奔小康(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阅读数: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者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按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举。我市作为省会城市,要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首要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从农业内部挖掘潜力。

  当前,特色农业已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本报再次聚焦农村、农民和农业,为读者呈现兰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领域的诸多亮点。

  榆中县的高原夏菜,七里河的兰州百合,永登县的苦水玫瑰,皋兰的西甜瓜……在这些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背后,折射的是一个个日益壮大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带和优势产业带,如今,在方兴未艾的特色产业的带动下,我市的农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村及农民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蔬菜上市季的丰收场景

  提起兰州的特色农业,闻名全国的高原夏菜首当其冲。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兰州的高原夏菜种植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来自市农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4万亩、产量达到210万吨,增加值达22.4亿元。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兰州高原夏菜的多样性和独有品质,也使高原夏菜成为省外市场的“宠儿”,目前外销品种达300多个。

  走进永登县武胜驿镇,沿着乡村道路一路向西前行,一股浓浓的蔬菜味道扑面而至,这里便是武胜驿镇冷凉型无公害蔬菜基地。道路两旁的一块块田地里郁郁葱葱,沿途,运输车载着满满当当的蔬菜鱼贯而行,一辆接着一辆,好不热闹。地处海拔2460米的金嘴村是全县*的娃娃菜生产基地。眼下正值采收时节,田地里随时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欢快的丰收场景让农民个个笑逐颜开。武胜驿镇农技中心主任聂绪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娃娃菜又是一个丰收年景,平均一亩地的收入估算在8000元左右。

  早在十年前,武胜驿镇的农业都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和土豆,由于亩产量低,农民一年辛苦下来收入也很低。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自2003年起,我市农业主管部门着力推广蔬菜种植技术,地处二阴山区的武胜驿镇被列为试点,尝试种植娃娃菜。“当时推广可难了,农民们不认可,挨家挨户五次三番地做动员,当时乡上的工作人员在村里挖了一个窝棚,住在村里做工作,头一年种了200亩。”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菜地,当年参与娃娃菜种植技术推广的市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宋海慧无限感慨。

  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力度的加大,蔬菜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当初试种的200亩,到今年2012年的1.35万亩,武胜驿镇的冷凉型无公害蔬菜实现7000多万元的产值,种植品种由单一的大白菜发展到14个品种。“今年,全镇的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3成,达到2万亩。”永登县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武胜驿镇现在将蔬菜种植定位在最具发展潜力的娃娃菜、大白菜、白菜花等品种上。在这里,拳头品种娃娃菜按颗收购。“今年前阵子市场行情特别好,从7月15日开始上市到月底,一个娃娃菜的收购价是2.2元。”永登县金嘴高原夏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光元告诉记者,“这两天价格低一些,但平均价格每颗约在1块钱。”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娃娃菜种植每亩收入应在8000元左右。由于土地较多,一般农户都有数亩蔬菜种植的良田,有的多达十余亩,农户的年收入都在数万元以上。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优到精,历经十年发展,武胜驿镇的冷凉型无公害蔬菜产业成为我市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之一,产品远销广东、浙江、湖南、上海、北京、深圳等省市。从最初的抵触到而今的积极推进,回报当地农民的,就是由原来种小麦的每亩收入800元,到今天种植蔬菜每亩收入8000元。

  同样的丰收场面正在榆中南部山区上演。地处二阴山区的马坡乡这些天非常热闹,这里白菜花正值上市时节,每天都有大量的运输车辆踏着农民采收蔬菜的时间点前来收购。马坡村村民宋富民正在自家的菜地里采收菜花。“今年我家种了6亩菜,两亩菜花,眼下菜花的收购价格要比前几天低,每斤卖到1块钱左右,亩产也在4000元以上。”宋富民满足地说。榆中县农牧局副局长白守孝介绍说,马坡村的冷凉型蔬菜种植已发展到1000亩,被列为甘肃省蔬菜种植标准园示范点,已成为农民增收最快、得实惠最多的支柱产业。据了解,从2004年试种85亩冷凉型蔬菜开始,马坡乡的蔬菜种植面积今年达到18700亩,全乡无公害蔬菜总产值预计将突破4000万公斤,实现收入8000多万元。“我们还尝试推出双垄三沟全膜覆盖种植模式,今年全乡双垄三沟全膜覆盖旱作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预计今后可发展到12000亩左右。”马坡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祁元春满怀信心地表示。

  沿着道路盘山而上,在海拔2700米的羊下村,一块块菜田里绿意葱茏。榆中县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就是用双垄三沟旱作蔬菜种植模式种植的白菜花,预计到8月下旬可陆续上市,目前这种种植技术已在二阴冷型地区逐步推广开来。”

  “产业经济”浸润下的百姓生活

  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给当地的农村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也变得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永登县金嘴高原夏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光元是武胜驿镇金嘴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十多年前,他和村里生活的所有农民们一样,在自家地里种小麦,种洋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2003年起,镇上开始在金嘴村推广蔬菜种植,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他也曾迷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农业被改变,这多少让人有些摸不着底。可一年试种下来,蔬菜种植的收入和传统农业种植的收入相比较,亩产要比传统农业好几倍。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起蔬菜来,脑子灵活的杨光元开始盘算着做蔬菜运输生意。

  “前几年,在这里收了蔬菜往定远的菜库运,那里娃娃菜的品牌还没有打出去,运去的菜由菜商定价,是个买方市场,菜商给的收购价有时要比我在地头的收购价还要低,一车菜大老远地运到定远,结果不赚反赔了。”杨光元说。为加大推广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我市连续多年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高原夏菜市场推广,品质优良的高原夏菜终于成为全国知名的蔬菜品牌。

  “随着种植规模的加大,武胜驿镇的娃娃菜逐渐被市场认可,越来越多的外地菜商开始收购贩卖娃娃菜,形势一下子逆转了,娃娃菜由买方市场一下子变为卖方市场,收购价格的主动权不再受外地菜商的控制。我就琢磨修建了菜库。”杨光元说。这是一个储藏量达4000吨以上的菜库,交易非常繁忙,整天进进出出的车辆,数百人忙着在这里打工,择菜、包菜、装箱……俨然一个有序的蔬菜分拣加工车间。农民从田间地头采收来的菜,经由专门的人进行分拣包装,然后源源不断地流进菜库,再经菜商运输到全国各地。

  据了解,娃娃菜大量上市时,平均每天有500人左右在菜库里务工,每包一个菜8分钱,一个人一天最多可包4000颗,这样下来一天可挣300多元。金嘴村的小丽现在在兰州大学读书,每年暑假,她都在这里打工给自己赚点零花钱。每天早上,她早早来到菜库,在划定的区位坐下,开始认真地分拣包装大娃娃菜。先剥掉外围多余的菜叶,削平菜根,然后用特制的包装纸包好,再套上橡皮筋,装进筐里。这一过程用短短一两分钟完成。“一个假期下来,我一个学期的零花钱就够了。”小丽对记者说。

  从最初的贩菜商到而今的合作社负责人,杨光元的生活和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无疑是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喜人结果。其实,在而今的金嘴村里,每一家每一户的生产生活都因娃娃菜的种植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名副其实的蔬菜生产基地,处处都是“生意经”,而当地农民的观念和意识,也在产业经济的浸润下变化着:平时田间务劳结束后,一日三餐都在村里的餐馆“解决”;家里有个红白喜事,都要在村里的餐馆待客;自家田里的菜一收完,就到菜库里打工挣点零钱;经济富裕了,赶趟儿似的购汽车盖新居……

  据了解,目前我市高原夏菜主要分布在三河川(庄浪河、大通河、宛川河)、四灌区(引大、三电、西电、和电)、两山区(榆中县南部山区和永登县西北部二阴山区)等地区,在全国率先扩大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认定面积达190万亩,产品认证197个,创建了1个*、5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9个市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和高寒阴湿地区绿色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收入超过25亿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超过30%。尤其是榆中南山、永登西北片二阴地区发展冷凉型露地蔬菜大获成功,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今年,我市全面启动了百万亩高原夏菜种植项目,着眼于加强蔬菜产业,加快蔬菜特别是冷凉蔬菜、精细特菜、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年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产量将达220万吨。“还要扶持发展6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新增设施农业1.3万亩。”市农委工作人员说,“重点打造皋兰现代农业、永登兔墩设施农业、红古农业科技、榆中青城设施农业、七里河设施特菜、榆中连搭有机蔬菜、西固孟家山设施农业等7个千亩农业示范园区,以充分发挥园区对相关产业的示范引领和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规模化生产成为致富“火车头”

  走进榆中县甘草店镇的东村,整齐划一千亩田地里,正值生长季节的洋芋郁郁葱葱,仿佛一块墨绿的地毯无边地铺开去。这里是榆中县单片种植面积*的洋芋种植区,同时,作为榆中县洋芋营销协会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基地,这里也是目前全市*一个实现洋芋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连片耕作示范区。

  据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基地引进提炼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有10多个,目前种植规模达1300亩。“协会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推销当时滞销的洋芋,为农民发家致富寻找一条出路。通过几年努力,洋芋的销售通道已经打通,接下来,全县马铃薯生产的品种改良和已有条件地区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由此带动马铃薯产业升级成为协会的主攻方向。”

  2010年,在市农委和榆中县的大力支持下,协会融资金对流转的耕地进行平整治理,在田间敷设地下输水管网,购置喷灌机械,兴建蓄水池等。“从去年7月到今年7月,我们投资对东村和三墩营村新流转的耕地进行平整治理,完工后马铃薯脱毒新品种生产基地面积将达到3000亩。”展望未来,协会的工作人员信心满怀。在平整好的1300亩耕地上,从种植、灌溉到施肥、采收,马铃薯的种植全程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马铃薯亩产量达6000斤左右,亩均收入在4800元左右,带动农户2万户,为传统农业的无公害商品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一条新路。

  榆中县农牧局副局长白守孝感慨地说,“早在协会成立前,全县洋芋的种植面积约15万亩,协会成立后全县的洋芋种植面积一下子发展到25万亩,通过协会的引导,使全县不适宜发展高效农业的山川地或不具备从事高效农业的农户,依靠协会通过科学种植马铃薯增加了经济收入。”

  无独有偶,规模化养殖业正迅速兴起。在榆中县城关镇下汉村的兰州志存养殖有限公司,每天晚上六点钟,伴随着轻音乐的响起,一头头奶牛会相继走出牛舍,依次走进挤奶厅,等挤完奶后再依次回到饲养区。“这是目前榆中县*的私人奶牛养殖企业,今年还积极申报了甘肃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榆中县农牧局畜牧科牛科长介绍说,“养殖场的发展目标是1000头,现在存栏380头。”

  “现代化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奶牛养殖的效益和质量,机器挤奶加上高质量的制冷罐,不仅提高了出奶量,也确保微生物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这是养殖场*的优势。”在采访中,企业负责人张志存这样表述。

  在三角城乡的孙家营村,占地面积40亩的榆中稼鸿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孙家营养殖场是全市*的肉羊养殖场,现存栏肉羊1400只,引进多个优质种羊,有效改善了肉羊品种。养殖场转变传统的舍饲方式,率先使用全价料加草料的饲养方式,标准化的饲养使得养殖场肉羊育肥期缩短,屠宰率提高,节约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目前,我市的规模养殖业正遍地开花。在永登县武胜驿镇武胜驿村,村民马禄投资460万元,兴建了大型肉羊养殖场,“以前最多时有300只羊,扩大规模后,目前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年收入估计在60万到80万。”养殖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目前,武胜驿镇另一个投资额达2000万元的肉羊养殖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的万只肉羊养殖场。

  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后,我市将实施“畜牧业增量工程”,重点以肉羊养殖为突破口,利用3年时间,每年扶持养殖户3000户,户均养殖肉羊10只,新建羊舍3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新建20个规模肉羊养殖场,2000座集中养殖点,新增肉羊10万只,饲养规模达到50万只。

  从传统耕作到机械化作业;从作坊式饲养到标准化养殖,日益壮大的规模化生产,犹如火车头一般,带动农村经济滚滚向前,带动村民向小康目标迈进。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xh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