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农业博物馆】在我国古代,就有稻草人,即用稻草扎成人形,放在农田里,用来吓唬麻雀。让我们对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而“智慧稻草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稻草人,是一项全新的农业技术。
“智慧稻草人”由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自主研发,可分为三部分:田间的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移动网络传输系统以及后台的作物生长智能管理系统。其通过传感器能够收集麦田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气压、辐射、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并传输至后台,监管人员就可对种植过程一目了然。
据有关专家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无需站在田里,借助计算机,只需轻点鼠标,一项项数据就会在终端显示。农田什么时候施肥,要不要喷洒农药,不再需要农民去检查,通过对土壤中肥料含量和水含量的分析,综合植物的生长情况,“智慧稻草人”就能作出决定。不仅如此,如果用东西遮盖摄像机镜头,稻草人还能自我警报,及时通知监管人员。
据了解,如今第一批“稻草人”,正管着山东滨州无棣县的数千亩麦田和陕西农家果园,运行良好;5台智慧稻草人已在渤海粮仓“任职”,每年一亩地的成本仅为5元,却能帮助提高35%的产量。
科技种地,不断对农业进行技术革新,也希望在各方努力下,创建更加有序、高效的农业新环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