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广播网 阅读数:
蔬菜基地上,菜农将一筐筐新鲜时令蔬菜装车运往赣州中心城区;合作社里,菜农们借助远程网络学习最新种植技术,这是近日记者在江西赣县五云、王母渡、白鹭等农村乡镇见到的真实场景。作为赣州市中心城区的组团之一,赣县坚持错位发展,加快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逐渐扬优成势。据统计,该县无公害商品蔬菜年产量约18万吨,总产值约3.6亿元,为赣州中心城区各大农贸市场、超市提供了70%以上的本地蔬菜。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赣县蔬菜种植已有相当规模。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是赣县蔬菜产业亟需破解的难题。近年来,该县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发展之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谋划蔬菜“大产业”格局。仅今年就规划新建高标准蔬菜基地35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1.9万亩。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蔬菜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倡导“公司+农户”、协会主导等模式,扶龙头、兴市场、建基地、畅流通,努力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加速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蔬菜基地开发、保障性应急蔬菜基地奖励、蔬菜新品种引进、生产技术培训等,并对新建基地按照梯度奖励原则实行先建后补的奖补政策,有力推动了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截止目前,今年计划的35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转6199亩,开工建设规模化蔬菜基地3781亩,播种2607亩,搭建大棚1131亩。
对传统菜区进行改造升级,是赣县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举措。该县通过实行奖补扶持政策,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改造完善传统蔬菜种植区域的水、电、路设施;政府出资选送种菜大户或有意发展蔬菜产业的青年农民到山东寿光、海南等地学习培训;在有“蔬菜之乡”美誉的五云镇,五云、上丹等村联合打造出1200余亩新型农场型蔬菜采摘园,改造后的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还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一系列举措的推行,有效推动了全县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传统蔬菜基地转型升级,已成为种植户的共识,蔬菜合作社等各类菜农自发的民间组织也风生水起,有力推动了蔬菜品种多元化、菜农知识化、种植规模化。目前,该县已注册登记蔬菜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0家,吸收会员2500户,引进大棚、喷滴灌设施约2.2万亩,引进和培养种植能人167人。
蔬菜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赣县在发展蔬菜产业的进程中,始终把安全监管列为重中之重,建立“农田到餐桌”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建立基地上抓紧抓好,做到守土有责,常抓不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三级检验检测”网络,即县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乡镇有检测室,基地有药残快速检测仪,在近年来的检测中,蔬菜合格率稳步提高,农药残留合格率超过98%。加大对蔬菜生产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农药、肥料的行为。农业部门经常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和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县科协、蔬菜办等单位不定期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用药的意识,协会开展“放心菜”种植户评选活动。创新流通方式,采取“农超对接”、在城区设立直销点、电子商务等模式,减少流通成本,让利消费者,同时有效保证了蔬菜质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