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疾病防治 >  谨防奶牛产后败血症

谨防奶牛产后败血症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产后败血症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此病在奶牛生产尤其是散养户养殖中经常发生,发病主要原因由奶牛难产时助产不当引起。

  发病原因及病原体

  病因奶牛产后败血症通常是由难产、胎儿腐败或助产不当,软产道受到创伤和感染而发生:也可由某些疾病感染引起。如严重的子宫炎、子宫颈炎、阴道阴门炎、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延迟以及严重的脓性坏死性乳房炎等。

  病原体 本病的病原菌,通过对发病奶牛的监测.通常是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而且在临床上常为混合感染。

  发病机制 由于奶牛分娩时发生的创伤及生殖道黏膜淋巴管的破裂,同时分娩后母牛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侵入机体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临床上奶牛发生产后败血症病。

  临床症状

  奶牛产后败血症多呈亚急性病例,发病后如能得到及时治疗。一般均可痊愈。急性病例如果延误治疗,病牛可在发病后2~4天内死亡。发病初期,奶牛体温突然上升至40~41℃,触诊四肢末端及两耳有冷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常卧下,呻吟,头颈弯于一侧,呈半昏迷状态;反射迟钝,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但喜欢饮水;同时产奶量骤减,2~3天后完全停止泌乳;眼结膜充血,且微带黄色,病的后期结膜发绀,有时可见小出血点;脉搏微弱,每分钟可达90-120次;呼吸加快;临近死亡时,体温急剧下降,且常发生痉挛。整个病程中出现稽留热为败血症的一种特征性症状。

  同时,患病牛往往有腹膜炎的症状,腹壁收缩,触诊敏感。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牛常出现腹泻,粪中带血,且有腥臭味,有时则发生便秘;由于脱水,眼球凹陷,表现高度衰弱。另外,病牛阴道内还有少量带有恶臭的污红色或褐色液体流出,内含组织碎片。阴道检查时,母牛表现疼痛不安,黏膜干燥肿胀,呈污红色。如果见有创伤,其表面多覆盖一层灰黄色分泌物或薄膜。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复旧延迟,子宫壁厚而弛缓。

  治疗原则和措施

  产后败血症是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程发展急剧,所以治疗必须及时彻底。

  彻底处理病灶 对生殖道的病灶,可按子宫内膜炎治疗或处理,但绝对禁止冲洗子宫,并尽量减少对子宫和阴道的刺激,以免炎症扩散,加剧病情。为促进子宫内聚集的渗出物的迅速排出,可使用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等。

  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为消灭侵入体内的病原菌,要及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有条件的可进行药敏试验。抗生素的用量要比常规剂量稍大一些,并连续使用,直至体温降至正常2~3天后为止。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可选择先锋霉素、青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鱼腥草注射液等。

  强心补液,增强机体抵抗力 为促进血液中有毒物质排出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组织脱水,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补液时添加5%碳酸氢钠溶液及维生素C,同时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另外,可根据病情酌情应用强心剂、子宫收缩剂等。

  静脉注射钙制剂 钙剂对改善血液渗透性,促进微循环,增进心脏活动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150~2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500~800毫升。由于钙剂对心脏作用强烈,注射必须尽量缓慢,否则可引起休克或心跳骤然停止而死亡。对病情严重、心脏极度衰歇的病牛应避免使用。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d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