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疾病防治 >  防控鸡禽流感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防控鸡禽流感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畜牧家禽网  来源:广西陆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阅读数:

  (一)关键一:弄清疾病概念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家禽及野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该病于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目前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死亡率可高90%以上。

  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至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至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型。

  (二)关键二:认识社会危害

  禽流感的主要危害:一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禽流感的感染谱很广,大多数的家禽、野禽及水禽都可感染,以鸡,火鸡和某些野禽最易感染,鸭、鹅及其他水禽类反为隐性感染和带毒。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高可达100%,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之后,一些病毒能够感染给人,人感染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病死率高达50%,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三)关键三:了解流行特点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用具、运输工具、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四)关键四:掌握临床症状

  1.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潜伏期短,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禽群突然暴发,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时,病禽体温升高,可达43℃以上。高度的呼吸困难(张口喘),呼噜声(蛤蟆叫),口腔与气管内外流大量淡白色分泌物。肿头综合征,发病鸡群肿头、肿眼、肿脸,并在两外眼角流出淡黄色分泌物、上下眼睑肿胀、闭和。经常甩鼻,从鼻腔甩出淡黄色粘稠液体。产蛋鸡,产蛋率下降60%~80%或停产,蛋壳表面有血丝、黏液或畸形、沙壳蛋等。鸡冠发紫,皮肤发绀,腿部(鸡爪以上,大腿无毛以下)出现暗紫色,鳞片样出血点。病鸡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饮水增加。排白、绿色稀薄粪便。产蛋鸡或肉食鸡死亡率可达100%。

  2.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鸡群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出现呼噜、喘、甩鼻等一般性呼吸道症状。蛋鸡产蛋率下降15%~20%,颜色稍有变化。排白、褐绿色粪便。若与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10%~20%,肉食鸡感染后死亡率更高。

  (五)关键五:作出准确诊断

  禽流感的确切诊断依赖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和病变非常广泛,临床诊断常为假定性,确诊必须依靠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通过人工静脉接种无特定病原鸡(SPF鸡)来最后确定。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新城疫、其他副粘病毒、衣原体、霉形体和其他细菌的区分。常见禽流感病毒与支原体或大肠杆菌病等的并发感染。

  (六)关键六:做好综合预防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才能保证家禽处于*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从禽流感预防角度来说,必须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养殖场舍的隔离、环境消毒、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等,防止禽群受到疾病的危害。尽量避免寒冷、长途运输、拥挤;加强通风换气,增强家禽的抵抗力。

  2.严格养殖环境的消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禽场的防疫管理,禽场门口要设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药物,谢绝参观,严禁外人进入禽舍,工作人员出入要换消毒过的胶靴、工作服,用具、器材、车辆要定时消毒。禽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可选用烟水消(主要成分二氯异氰尿酸钠)以强力喷雾器作喷洒消毒。带鸡消毒可选用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粪便、垫料及各种污物要集中作无害化处理;消灭禽场的蝇蛆、老鼠、野鸟等各种传播媒介。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种蛋、雏鸡等禽产品的调入,要经过兽医检疫;新进的雏鸡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定无病者方可入群饲养;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引进家禽或禽制品。

  3.定期做好免疫注射。蛋鸡的建议免疫程序:7~10 日龄为首免,剂量为0.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50~60 日龄为二免,剂量为0.5毫升,胸部肌肉注射;110~120 日龄为三免,剂量为0.5~0.8毫升,胸部或腿部肌肉注射;3~4 个月为免疫期,效价降至5时,加强免疫,剂量为0.8~1毫升,胸部或腿部肌肉注射。疫苗类型,前期新流二联苗或流感二联苗,产蛋前期H5、H9单苗。肉鸡的建议免疫程序:7~10 日龄,用新流二联苗或流感二联苗,剂量为0.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在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在当地兽医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

  4.发病后应采取的措施。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3公里以内的全部鸡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经彻底消毒2个月后,可引进血清学阴性的鸡饲养,如其血清学反应持续力阴性时,方可解除封锁。这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要坚决执行。

  5.药物预防。早期用药可收到一定预防效果。抗病毒药物如克毒灵(主要成分盐酸金刚乙胺)每瓶兑水100千克,连用5~7天;中药强力咳喘灵(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川贝、石膏、甘草等),每瓶兑水100千克,连用5~7天,同时投放抗菌素如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以防并发大肠杆菌病、支原体。产蛋鸡注意补充营养,应添加增蛋药物,可全天饮用电解多维。

  (七)关键七:坚持防控方针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须坚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规定的要求执行。当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必须要立即封锁疫区,对疫区所有家禽进行扑杀,对扑杀的家禽做焚烧后深埋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带,并逐步将所有易感家禽进行免疫接种,确保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只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紧急免疫接种时,必须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