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生鱼片并非起源日本(图)

生鱼片并非起源日本(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提到日本的美食,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想到寿司和生鱼片。其实生鱼片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后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我国古代典籍对生鱼片的记载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

  生鱼片又称鱼生,古称鱼脍、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脍”字指切细的生肉,也可表示把肉切细的动作,后衍生出一个“鲙”字,专门表示生鱼片。可见生鱼片在古代中国已经十分风靡。

  食生鱼有利有弊,秦汉时医学已注意到食用生鱼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载,广陵太守陈登患病,华佗认为“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陈登服药后“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这说明古人食生鱼常染上寄生虫。从营养学角度说,生鱼片没有经过传统的烹饪方法,营养物质完全没有流失,是一道极富营养的菜肴,但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如果生鱼片没有经过很好地处理,会成为人们患传染病的根源。

  鱼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唐宋两朝达到极盛,元明以后清渐见衰微,终于从中国的主流饮食中消失。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几千年的食脍传统,现今反而在日本兴起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以至于当今大多数人都以为吃生鱼片是日本人的饮食传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保留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遗憾。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