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 河南商报 阅读数:
日前,上海福喜5人涉过期肉事件被警方刑拘,案件目前进入处罚阶段。据了解,事发后福喜曾公然抗拒检查,监管人员被挡在仓库外,调阅电脑资料时网络中断,导致被查处的涉案货品数量并不乐观。据称,当地食药监局过去3年对福喜7次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应该被问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年间对福喜7次检查均未发现问题,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来看,自然难以逃脱监管失职的嫌疑,肯定要问责。但是,理性地看,未发现问题未必不是事实。那么大的企业,3年只检查了7次,能发现问题注定只有很低的概率。况且,检查方式还值得拷问:如果事前打招呼,检查便沦为形式;样本选取是否覆盖所有产品、所有环节?如果不科学、不严谨,检查有可能就是意思意思了。
食品安全监管的松懈表明:一方面,监管并未嵌入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全链条;另一方面,监管具有十足的弹性和模糊性,在检查的频度、深度上,赋予了监管者足够的自主权,留出充分的选择空间,天天检查是合理的,一年检查一次也是合理的。隔着围墙监管,隔着靴子搔痒,这便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企业监管的现状。如此监管注定只会产生“牛栏关猫”的效果,使得那些貌似严密的安全制度沦为虚设。
“7次检查发现不了问题”折射出监管方式的软弱,值得警醒。执法软弱跟老虎无牙没有区别。由此,也不难理解事发后,福喜何以敢公开抗拒执法。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发达国家并非没有成功而成熟的做法。如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在全国有7400多个联邦检验员,负责对6200个左右的注册生产厂家进行检查。实行的是驻点监管和联邦检验员签名制度,将监管嵌入生产的过程与环节,实现动态监管,推动关口前置。而签名制度,既是权力也是责任,企业产品没有检验员签名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同时,签名了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训与经验都应引起应有的重视,确切而细化的责任链条,严密的监管机制,是确保食品安全各类法规落实的基础。解决好监管方式的问题,才是食品安全的“牛鼻子”,立法层面上补齐这个短板才可能真正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