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国内综合 >  49岁农民改行种植双孢菇致富(图)

49岁农民改行种植双孢菇致富(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宋成家是保定曲阳县郎家庄乡北宋家庄村的一位普通的农民,今年他49岁,年收入达20多万元,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双孢菇种植事业火火红红了。

  宋成家老本行:农机修配

  宋成家做了11年的农机修配摊生意,这11年让他对农机的运用和管理非常的熟悉。农机修配的工作使得他接触的农业行业内的人士越来越多,以此使得他对农业领域非常的熟悉,这为他改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宋成家发觉农机修配摊生意越来越难做,于是三年前他决定改行学种双孢菇。

  初出牛犊 损失10多万元

  宋成家一直有个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照顾自己的家人,成就自己的事业。宋成家从小心灵手巧,婚前一直外出打工。婚后不甘心一生打工的他回村创业。 一次,宋成家在报纸上看到了邢台一户农民种植双孢菇,效益不错。双孢菇栽培原料是牛粪和玉米秸秆,栽培技术简单易学。宋成家认为这是个不错的项目。

  宋成家决定先试种一个棚。2010年春天,他拿出了家中的积蓄,还贷了10万元。没有料到的是,那年夏天下大雨,连阴雨导致菌菇全部萎缩,一点也没长出来,一下子损失10多万元。

  梦想坚持不怕失败 苦学技术终成功

  宋成家没有气馁,他深信梦想是靠不怕失败的坚持。于是,宋成家不断的充实自己,到各地学习新技术。后来,宋成家到保定市食用菌研究所学习技术,掌握了双孢菇种植技术,回到村中,又种了一棚。

  这次,宋成家就在大棚边搭建了窝棚,没日没夜的泡在大棚内,给双孢菇保暖、通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收获季节,每亩双孢菇比种粮食多收入一万多元,宋成家成功了。第二年,他一下就建了三个大棚,种植了10亩双孢菇。

  心地无私 发家致富不忘乡亲

  宋成家发财了,他出钱订阅农业技术报刊,让村民们阅读,同时,还把自己的致富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广大农民朋友。

  去年5月,宋成家创办了北宋家庄村双孢菇种植基地,组建了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建后,双孢菇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宋成家说,“我们北宋家庄村双孢菇种植基地将来要扩大种植规模,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49岁农民改行种植双孢菇致富”的事迹又一次证明了坚持和技术的重要性。不怕失败,不气不馁,再加上努力的付出,学以致用,梦想总能离彼岸更接近。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