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养殖技术 >  海蜇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海蜇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阅读数:

  育苗工艺

  亲体采集与强化培育→室内水泥池产卵孵化、投放采苗器采苗、螅状体幼体培育→室外冰下越冬→蝶状幼体和海蜇幼体室内培育→海蜇出苗。

  物资准备

  育苗池一般设计育苗水体为300立方米~500立方米。

  亲蜇采捕育苗用亲蜇20个~30个,选择个体大、活动能力强、无创伤、无病症、伞径在30厘米~55厘米的海蜇作为亲蜇。

  采苗器采苗器用30厘米×34厘米×0.3厘米无毒塑料板制作,可购波纹板4000片~5000片。

  人工育苗技术

  亲蜇培育在每年的9月捕捞亲蜇,用帆布篓充气运输,成活率一般在100%。选择亲蜇的雌雄比例为1∶1,亲蜇暂养密度平均为1个/立方米,每天换水2次,换水量30%~50%,水温25℃~26℃。投喂硅藻、原生动物、甲壳类、多毛类、贝类幼体以及鱼、虾、蟹、贝的卵等进行强化培育,亲蜇利用率98%。

  产卵与孵化海蜇产卵在每天清晨5点~7点,产卵时间持续1小时~2小时。性腺颜色由棕绿色变成灰绿色,标志性腺已经成熟,即将产卵。每天晚上将性腺成熟的亲蜇移入到产卵池集中产卵,产卵高峰期为7天~10天,个体日产卵量为100万粒左右,受精卵的孵化率与水温、盐度、溶解氧有关。水温25℃,溶解氧4毫克~5毫克/升,盐度26‰,pH8.2时受精卵的孵化率一般在95%以上。海蜇雌性个体的卵子呈圆球形,雄性的精子囊呈不规则肾形,受精卵呈球形,经6小时~8小时受精卵孵化成为浮浪幼虫,浮浪幼虫呈长圆形或卵圆形。

  放苗

  (1)采苗受精卵变态为浮浪幼虫后10小时~15小时开始投放采苗器,浮浪幼虫经3天~4天的浮游变成早期螅状幼体,营固着生活,海蜇螅状幼体附着在采苗器波纹板的底面,螅状幼体以柄部向上呈悬垂状。

  (2)螅状幼体培育浮浪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前端形成柄部与足盘,足盘附着于塑料板下面的凹面;后端形成口器和口柄,口盘边缘生有4条触手,变态为早期螅状幼体。早期螅状幼体体长为0.2毫米~0.3毫米,饵料以单胞藻、轮虫和卤虫的无节幼体为主,前期以肥水育苗,每隔1天~2天投喂1次,培育水温22℃~25℃,盐度26‰,pH8.2,溶解氧4毫克~5毫克/升,经过9天~10天培育,生长为具有8条触手的中期螅状幼体,每隔2天投喂1次,再经过10天~12天的培育变成16条触手的螅状幼体,每天投喂1次,海蜇螅状幼体体长为1毫米~3毫米,此时螅状幼体发育正常。

  (3)越冬管理海蜇育苗是在秋季经有性繁殖形成螅状幼体,到翌年春、夏季水温上升到13℃,通过螅状体无性繁殖形成蝶状体再培育幼海蜇,才能放到虾池中养殖,时间间隔在半年以上,因此需要越冬管理。越冬期间主要技术措施:一是保持低温,越冬水温0℃~10℃;二是控制光照,越冬期用蓝布遮盖在采苗器上方以控制光照,预防杂藻类的过量繁殖而附着于采苗器上;三是适时投喂,越冬池提前进水以培育基础饵料生物,螅状幼体在移入越冬池前1周投喂足量饵料后再移入越冬池;四是及时扫雪,打冰眼,防止越冬期间缺氧,提高越冬成活率;五是定期检查越冬池的幼体情况,定期测定水质,及时换水,以保持越冬水深不低于1.7米。海蜇越冬成活率一般在90%左右。

  (4)蝶状幼体培育螅状体越冬管理到翌年3月下旬,将螅状体移入室内水泥池培育,水温12℃~15℃,螅状体开始横裂繁殖,初生蝶状体口腔部为柄状,下端为口,口为方型,口的边缘生有触手。蝶状体经过3天~5天的发育,伞部从腹位向外生长,口柄伸长,经过7天~10天的培育,蝶状体伞部成为圆形,口柄下端发育成8翼形,弧长8毫米~10毫米,为稚蜇。蝶状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9万个/立方米,单池培育密度*15万个~17万个/立方米。蝶状体横裂水温1.5℃~22℃,甜度24‰~26‰,pH8.3,正常情况下,蝶状体体形正常,活动能力强,蝶状体发育到稚蜇变态率在90%以上。海蜇蝶状幼体获取量在于螅状幼体培育的好坏。

  在螅状幼体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检测,育苗期间定期测定水质,检查幼体发育生长情况,换水调节水质,并保持整个培育过程的水质新鲜;合理投喂,以培育规格较大的螅状体,每个螅状体分为5个节~12个节,较多时14个节,分裂的蝶状幼体数量较多,活动能力较强,变态为幼海蜇的成活率较好,基本无畸形个体。

  (5)幼海蜇的培育螅状体的横裂生殖是由无性时期螅状体变为有性时期蝶状体的过程,包括分节和变态,初生的蝶状体无色半透明,具有8对感觉缘瓣和8个感觉棍,胃腔呈八角形,口呈方形且具有柄,位于下伞中央,蝶状幼体的发育一般需要20多天可培育成幼海蜇。幼海蜇由口柄分化出8对三翼形口腕和8对肩板以及触指、棒状附器和丝状附器,并形成许多吸口,同时中央口封闭,生长成伞径为1厘米~2厘米的幼海蜇。此时,幼海蜇摄食量增大,耗氧和代谢物也都增大,日投喂2次,投喂量根据海蜇摄食隋况随时调整。日换水2次,换水量30%~50%,溶解氧控制在4毫克~5毫克/升,pH值8.2~8.3,盐度为24‰~26‰,育苗水温22℃~24℃。

  注意事项

  1.培育大规格海蜇,提高养殖成活率。一是合理育苗密度(2万个~4万个/立方米),密度较大的育苗池要及时分池培育;二是合理投喂,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日投喂2次~3次,保证海蜇幼体正常生长;三是管理好育苗水质,定时检测水质,日换水2次,换水量50%。

  2.实践证明,在海蜇育苗过程中施用药物会影响成活率。

  3.充气育苗。充气育苗可以增加育苗密度,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但一定要慎用较大气量,充气育苗易造成幼体吸入气泡的情况而浮在水面,影响摄食。可以用200目网衣包裹气石以均匀充气,避免造成生产上的损失,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

  4.幼海蜇出苗、包装、运输。出苗方法:幼体生长到2厘米~3厘米时达到出苗标准,将池水排出至水深60厘米,增加充气量,使池中幼体相对均匀,利用生物水溶法计量,或逐个带水计数,不伤幼体,计量也相对准确。采用带水充气包装,成活率可达100%。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jc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