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河南博物院——早期粮食加工器具(图)

河南博物院——早期粮食加工器具(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原地区规模*、收藏文物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河南省出土的早期粮食加工器具(含明器),种类比较齐全,年代涵盖了早期的各个时期。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早期粮食的加工器具吧。

  1、开封送交的褐绿釉陶磨房

  汉代,陶器,开封左宝珍送交河南博物院。高15厘米,红陶胎,分模制作组合为一体。房呈长立方体,左右及后墙上覆有四阿式房顶。前墙高度约为其他三面墙高度的五分之二,辟有门,左右墙上开有圆窗及月牙形缺口,房内设有一盘两扇磨,杵臼及碓杵一套。磨房除底部无釉,余皆施绿褐釉。从陶磨上扇外缘有突出物可判断,这种磨是用手摇曲柄进行操作。

 

  2、 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陶碾模型

  该陶碾模型是195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豫北纱厂张盛墓发掘出土,1962年入藏河南博物院。碾高11厘米、碾径15.5厘米,此陶碾系明器,圆盘状,平底,碾盘周围由两个同心圆栏组成碾槽,碾盘中央竖有碾脐柱,柱下段为圆台座,柱上段由圆柱与桃形珠组成,脐柱上套有扁平铲式圆柱形柄,以承凸面带孔圆碾砣,碾砣可以转动。

  3、信阳出土的环鋬陶簸箕

  谷物清选也是粮食加工的一道重要程序。我国最早使用的谷物清选方法大概是利用自然风力的扬谷法,其后人们发明了簸箕,即用簸箕来分离籽粒和杂质。在《诗经》中已有记载,“或舂或揄,或簸或蹂”,说明西周到春秋时期簸箕已经使用。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些早期的粮食加工器具(或明器),大都非常精致、完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器具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是当时农事生产的见证者或历史缩影。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s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