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三农人物 >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八十年关山飞渡 六十载春华秋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八十年关山飞渡 六十载春华秋实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阅读数:

  “生命有限,科学无沿,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一个人所取得的成果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成绩只是说明过去,开拓进取才是永恒的进取。”这是林浩然院士在其从教60周年的研讨会致答谢词时说的。2014年11月29日上午,林浩然院士从教60周年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小礼堂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今天的主角林浩然院士、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原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宝健教授、原中山大学副校长魏聪桂教授等众多林浩然院士的弟子,社会各界的朋友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副院长冯双研究员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温锦绣,生命科学大学院院长松阳洲教授,弟子代表、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合作单位代表 、广东省罗非鱼良种场场长叶卫研究员纷纷致辞。

  生命科学大学院教授、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介绍林浩然院士教学科研的工作情况。1934年10月份出生,1950岭南大学生物系读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肩负着很多的社会责任,现在亚洲和大洋洲比较内分泌学会理事,中国 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内分泌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动物学会理事长。

  求学年代:一刻不停的学习和工作

  林院士于1934年11月出生,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背井离乡,举家迁徙,1949年随家在香港读高中。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回国读书的机会,1950年考入岭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学习,在1952年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后,进入中山大学生物系读书,1954年,已优异的成绩在中山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在生物系从事秘书工作。少年时期,林院士在父母的鼓励下一直坚持学习,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头等大事,文革期间也坚持阅读英文版《毛泽东选题》、英日德法文的《毛主席语录》,奠定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此外,林院士也参加了养鱼班(我们国家在文革时期也有不少的养殖经验,这些经验多是从渔民那里总结出来的),文革后在南海鱼苗场向渔工学习,深入实践,与同事一起编写养鱼教材,极大的推广了养鱼的基础。

  孜孜求索 终成大师

  1979年10月林院士被作为第一批派遣的访问学者赴加拿大与北美鱼类生理学界“三杰”R.E.Peter教授,D.J.Randall教授和E.Donaldson结识,进行科研合作。与加拿大R.E.Peter教授发明由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组成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剂,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采用新型高活性催产剂已生产鱼苗几万亿尾,创造经济效益几百亿元,这个技术对我国养殖鱼类产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林院士并没有停止满足重大科研的追求,近十年来,林浩然院士团队致力于重要经济鱼类苗种繁育与养殖产业化的研究,创建了“石斑鱼生殖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和“罗非鱼优质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克了多年来石斑鱼和罗非鱼养殖优质苗种欠缺的难关,有力地促进华南沿海石斑鱼和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院士从教60年期间,不但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和省级奖项多达11项,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首届南粤科技创新奖,首届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获得国际鱼类内分泌学学会“终生成就奖”,得到了国际非常大的肯定。

  林院士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是一个国际大师,在我国的学科建设、科技平台、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也起了引导和引领作用。

  学科建设的开拓者

  林院士创建了鱼类生理学专业方向,包括1982年建了鱼类生理学硕士生站点,1986年建立了鱼类生理学博士站,1987年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此开启了,中国鱼类生理学科的新局面,在国际社会当中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从教60周年期间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5名,博士研究生93名,博士后4名,发表科学论文350多篇,专着7本。

  1988年,以蒲蛰龙、廖翔华、江静波、林浩然等人为骨干力量组建的研究团队,成功申报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动物学。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评估,动物学被再次确认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评比中排名第一。2007年,水生生物从动物学中分出,林院士再次率队出征,在他的耕耘下,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均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使生科院成功申报生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系所建设的领路人

  1984年-1989年林院士出任生物系系主任职务,建立全国教育系统第一个的森林生态教学实验站和中国高校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并成功申请中国第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1年获世界银行贷款资助,建立水生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国家专业实验室;1996年组建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并出任所长;2001年成功申报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并出任主任,2003年12月出任中山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标志着林院士讲科研与科技开发的顶天立地大旗高高举起。

  人才培养的良师

  林院士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对学生的要求特别认真和严格,秉持严谨求是、创新治学的科研工作态度以身作则,谦虚诚恳,乐观积极、与人分享、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直接指导的直系弟子有21人评为教授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5人评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力量。

  和谐家庭的典范

  林院士与卢爱平教授相濡以沫恩恩爱爱走过了半个世纪,军功章里既有林院士的一半,也有卢爱平教授的一半。教育子女严格,子女很出色,家庭非常和睦,两个子女在美国和加拿大而且成为栋梁之材,四个外孙也茁壮成长,*的外孙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大赛物理学科的金奖,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院就读。

  生命有限 科学无沿

  林院士最后说“生命有限,科学无沿,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一个人所取得的成果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成绩只是说明过去,开拓进取才是永恒的进取,治学和育人是我们一生的事业,永无止尽,我虽然已经80了,还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教学工作,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学术领域再接再厉,希望治学和育人的新成果,对我国鱼类生理学和鱼类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林院士在从教一开始就立志要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事情,要为我国鱼类生理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60年的刻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一点成绩,可以说林院士的一生都是和我国鱼类生理学和鱼类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和融化在一起的。

  为了回归社会,为了激励青年学子亲生自学,培养新一代大的学术接班人,五年前林院士就已经设立了“林浩然奖学基金”,几年间,奖学基金已经资助了水生生物学优秀学生30多名,林院士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生获得这项奖学金,促使在研究领域更加富有发展活力和创新精神,在从教60周年之际,他又与夫人卢爱平教授一起捐赠了50万元的奖学金。

  最后林院士还将他的数十年来和他的研究团队包括历届的研究生以及国内外合作者的亲密合作共同努力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把自己治学育人的结果和参与的学术着作汇编成册,出版发行,回赠给同事、同行、同学和新一代的学子,使这些成果和着作能够承传下去,为后人借鉴,这也是林院士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的多年心愿。这两本书分别是《林浩然文集》和《林浩然院士从事教学科研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文集》,研讨会上也进行了这两本书的首发仪式。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qxm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