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特色产业 >  北部拓展下的昆明五华高原特色农业

北部拓展下的昆明五华高原特色农业

畜牧家禽网  来源:昆明日报 阅读数:

  每天凌晨5点,一辆辆蔬菜大篷车准时将各种新鲜蔬菜送到麦德龙在全国的80多家门店:北京、上海、南京、广东、深圳、西安、南昌、成都、重庆……包括本土的金鹰、百盛、日新达、全家便利等生鲜超市。一箱箱标有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字样的蔬菜,就这样被分包、上架,再进入全国31个大中城市,上到一户户百姓的餐桌,成为全国的“菜篮子”。

  远在云南昆明西翥,寒冬季节的昆明,依旧阳光灿烂。凯普公司在五华区西翥700余亩的蔬菜生产基地里,生菜、番茄、西兰花、萝卜、辣椒长势喜人。

  多年来,按照“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经营模式,凯普公司2014年成为中国西餐业的金牌供应商。

  不止凯普公司,振峰、莱绸、云琦丹、五佳、丁氏、海川隆城等一个个高原生态农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撒播在西翥。蔬菜、中药、香料、水果、坚果、食用菌,通过昆明主城的西北片区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

  这是五华区在高原特色农业工作上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五华区在空间布局上取得的初步成效。

  从2010年提出“南强西进北拓展”战略,到2014年,一个在昆明新经济走廊上出现的高原特色农业画卷开始徐徐舒展,呈现出一幅幅多彩的田园美景。

  在“新经济走廊”上顺势而谋

  2012年8月,云南省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气候、物种等巨大优势,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华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构筑主城与北部区域产业功能互补、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格局,推动发展重心由南部向北部拓展,为产业的聚集和结构的优化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向北拓展,拿什么支撑?

  五华区的北部,也是昆明主城的北部。在2004年区划调整前设有沙朗和厂口两个办事处,距离昆明市区16公里,辖区总人口36228人。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加快北部发展,五华区于2011年5月28日将沙朗和厂口两个办事处撤并设立了昆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规划总面积270.79平方公里。

  实验区下辖11个社区117个居民小组,汉、彝、白、苗多民族混居,山地、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85%。在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何实现自身区域发展和与主城的高密度融合,面临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0年,昆明北部轿子雪山旅游景区专线开始动工修建,这条全长155.53公里的高等级公路,沿途连接五华、富民、禄劝、寻甸等10余个乡镇20多万人口,被称为昆明的新经济走廊。五华区顺势而为,全面启动昆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按照一步城市化的要求,通过“三重三置换”,实现“四个集中”,同时加快沿轿子雪山旅游经济带的建设,将西翥打造成昆明全域城镇化的先行区。

  思路和规划一旦出笼,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快。

  在这个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85%以上的区域,打造新型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是绝对的发展方向。五华区委、区政府明确目标,并给予农业产业*的扶持。

  经过几年努力,在五华区西翥片区,一个集有机农林种植、生态观光、科技示范、农副生态产品产销、农耕劳作体验、休闲娱乐、住宿餐饮、购物一条龙的休闲旅游服务产业链开始形成。而靠着高原特色农业出名的蔬菜、瓜果、香料、中药材,更是借助五华区北部拓展的“东风”,一路奔向全国各地。

  在希望的田野上大胆作为

  在西翥沙朗秧草塘村民小组老花塘的广阔田野上,五华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8000多亩土地,已聚集省农科院、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丁氏蜂业等科研单位和企业入园。很难让人相信,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只经历了短短一年。

  对五华区农林局局长雷在云来说,这一年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了西翥广阔的土地上,而不是普吉那间安静的办公室里。这个曾经供职过厂口,从街道办事处出身的人,似乎天生与土地亲近。

  在凯普公司的一个个大棚里,正在作业的工人与他熟络地打着招呼,而在振峰庄园的种植园里,几乎人人都和他相熟。“农民都很淳朴,你帮他做事,他都记得住。其实,他们记住的还是政府的帮助,不是我个人的。”

  村民李东松记得,过去老花塘这个地方就是几个烂水塘和坡地,一个公司种了百多亩苹果,好像也不成功。五华区把这个地方规划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后,一年多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雷在云说,2014年,五华区政府投入200万元实施园区道路建设工程,配套改善园区农业基础条件。如今,阳光普照下的示范园,道路平整、大棚交错、管网配套,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雏形初现。

  2012年,在云南省委通过的《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特色农业。

  五华区再次结合实际,提出“稳定粮食、做强蔬菜、做优烤烟、做特林果”的产业布局,以总体发展融入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生态循环等功能模式,推进庄园经济建设,走发展高原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之路。

  一个以构建五华现代农业园区、都市农庄、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呈现。由此,作为其重要载体的五华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无疑为五华区农业产业调整,开了一个好头。

  园区通过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蔬菜、水果和生物药材等的特色产业,通过创立优质品牌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西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

  很难想象,一个原本不懂农业的县区,一个地处主城核心区的纯城市县区,经过10年探路、摸索、学习、实践,走出了一条可行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

  在凯普公司坐落的金田农园里,公司总经理周群在瓜果长廊上,和村民张凤有说有笑地为瓜藤理枝。这个坚持以“创造健康快乐生活”为经营理念的公司,以“带动农户、服务客户”为服务理念,摸索出一套“龙头企业+基地(片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走上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

  周群说:“我们的经营思路就是,构建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销售的纵向产业链,以生产销售生态农副产品为发展目标,为农户及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

  对西翥11个居委会117个居民小组共1.5万纯农业从业人口来说,“企业+基地(片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劳动方式,但却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还是像过去那样种蔬菜,还是在自己的地里劳动,地是租给公司的,每个月拿的是工资。但是施肥、灭虫、种什么品种,全靠公司安排,这样省了我们好多心。”正是靠着这种“以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五华区实现了龙头企业对广大农户的有效带动。

  就粮食而言,五华区既非主产区又非高产区,在单纯满足农业从业人口基本口粮为目的下,逐年递减了粮食播种面积。由此,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一大突破。

  目前,西翥片区以现有6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基础,五华区通过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诱虫板、多样性种植等综合防控技术及平衡配方施肥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等技术,发展面积已经突破2万亩,实现总产4万吨以上,实现3.2万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打造了2个以上全国性的商品蔬菜基地,并示范带动为五华区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

  不仅如此,五华区还通过其他特色产业种植,引导发展草莓、蓝莓等时鲜水果及花卉、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稳定水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7500吨以上,干果面积3万亩,总产1万吨以上。

  与传统涉农县区不同,尽管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晚,但五华区一开始就坚持用工业化、市场化理念来谋划发展农业,力求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过程中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增效益,这是五华区近年来着力做好的几件事,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五华区在加强政府、企业、农业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合作方面,摸索出了更多经验。

  在振峰庄园里,五华区农民田间学校早已经开课,来自昆明农科院的专家正在给农民传授IPM技术示范。这项在全国始于1994年的农技推广方式,因围绕农民学员设计问题,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的新办法,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为他们在迈向“现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专家”的路上奠定了基础。

  从2004年区划到2014年,10年漫漫发展路,将一个五华区原本沉寂、贫瘠、孤单的西翥,将一个沉睡在昆明主城北部一隅的西翥,彻底唤醒过来。这是五华区在建设一个具有高原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更是对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4张高原农业名片的具体践行。

  当2012年12月建设开通的昆明轿子雪山旅游专线从昆禄公路,经五华区桃园、沙朗、厂口一直延伸到富民、寻甸、禄劝时,一个新经济走廊的雏形已经形成。

  作为龙头的五华区,也将沿着这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彻底唤醒西翥这块270平方公里的土地。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