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防治 >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特点及危害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特点及危害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资招商网 阅读数:

  到小麦返青时期,总有一些农户反映自己的麦田到底得了一种病,也有的说得了“黄锈病”。其实这是小麦土传花叶病在作祟。每年发生的小麦病毒病有三种,分别是小麦土传花叶病、黄矮病、丛矮病。后两种在今年春节前后发病不具备条件,因为今年蚜虫越冬基数低且少,比较三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再经过对比得病麦苗也不难看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特点及危害。

  1、小麦土传花叶病是土壤禾谷多粘菌传播的病毒病害总称。感病后明显特征为叶片扭曲,叶面有突起点,叶片扭曲和突起部位进而黄化,形成黄叶;病株茎杆中空且明显软化,后期极易倒伏,严重影响产量。

  发病规律:该病是以自然介体禾谷多粘菌传播,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一般温度在10-25℃显症,高于20℃病菌随介体进入休眠状态;春季多雨潮湿、地势低洼、重茬连作、沙土地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灌溉地水流的下方严重。

  2、小麦黄矮病:小麦从幼苗到成株期都能感病。苗期感病时,叶片失绿变黄,病株矮化严重,高度只有健株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矮。典型症状为:上部幼嫩叶片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向下扩展,使叶片中上部也发黄(发黄部分一般占全叶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发黄叶片呈亮黄色,鲜艳有光泽,叶脉间有黄色条纹,所以叫做黄叶病。早期病株在田间呈点片分布,感病晚的病株常单株分散在田间。小麦黄矮病主要以蚜虫吸食麦苗并传毒。

  3、小麦丛矮病: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s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