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闽东日报 阅读数:
茶的生长季节性特别强,什么时侯采摘,往往影响茶的质地和品格,采早了茶叶没长开,味道出不来;采迟了叶片长老了,味道会苦涩如同树叶。一般茶叶采摘在清明后谷雨前最合适,但也有少量的品种,因为物候的原因在明前采摘,此即明前茶。明前茶有翠、嫩、鲜三大优势,翠是茶色,嫩是茶形,鲜是茶味。明前碧螺春是茶中极品。碧螺春本身属于茶中的水仙,清雅高贵,花期虽短但格调脱俗。喝碧螺春,喝的是意境,品的是诗意,明前的碧螺春充溢着江南烟雨和吴侬软语的韵味。碧螺春好,可惜不经泡,且需好水好心情好口味。水不好,盖过茶味,就只剩下水味。心情不好,口中有火,断然品不出茶的清香。口味偏重,习惯牛饮,也是很难品出碧螺春的微妙。
明前茶的生长有好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比如气温偏低,比如突遇了一场倒春寒的大雪,或者气候干涸,都会影响茶的生长。因而明前茶能够生长得恰如其分,有时候全是天意。何况有些茶种是不适合在明前采摘的。前年,笔者去江西婺源旅游访友,婺源的绿茶多年以前我曾喝过,属于上品。恰是清明前,我们一心一意要购明前茶,当地的朋友说婺源的绿茶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买到上品,但经不过我的恳求,朋友去为我买了一盒明前茶。结果带回来的明前茶味涩像草根似的。那一年,婺源地区春天气温偏低,茶苞没有伸展开,茶叶叶片不柔软也不翠嫩,茶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可能,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明前茶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身份的象征,是有品位的VIP。其实,对更多茶客来说,还是雨前茶比较合适。
所谓“雨前茶”,即谷雨前采摘的茶。谷雨节前夕,大地复苏,雨水丰沛,茶树在明媚的春光中茁壮生长,叶片吸收了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后开始自然舒展生长,每一片叶子都散发着春天的生机和生动。这样的叶片制成茶以后,不仅色泽翠绿,且茶形优美,汤色碧绿,能嗅到三春原野的清香。更重要的是,雨前茶对水的选择不十分挑剔,且十分耐泡,不像明前茶头开无味,二开清香宜人,三开则茶味索然了。雨前茶第一开就茶味诱人,二开茶味全出浓郁醉人,三开则余味不绝。如碰上“炒青瓜片”之类,则四开、五开也有茶味。
当然,与明前茶相较,雨前茶多了些世俗的烟火气,更具有日常生活的特性。可当今时代的消费观念往往把人朝非日常的状态引导,不少人在消费过程都存在录求刺激和高峰体验的心理,对茶叶青涩的偏好,对嫩苞、嫩芽、嫩叶近乎贪婪的追逐,已成为某些人审美和消费的一个不解之结。这使得明前茶身价大增,送礼必送明前茶。然而明前茶产量有限,不少厂家就想出了很多招数来满足市场需求,明前茶产量激增,假冒明前茶大行其道,比如有些厂家采购云南的茶叶来加工成龙井、碧螺春之类,茶是地道的明前茶,但味道与龙井、碧螺春相去甚远;有些厂家用种植大棚蔬菜的方法来育茶,气温是有保障了,还可随时撤掉塑料大棚让茶树见风见雨见世面,在制作过程中再添加些增绿素。如此产出的明前茶,从外形上看可能比真正的明前茶还要完美,但茶味其淡无比,如果你执意要品,最终品出的可能就只有塑料纸的味道。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